帶他回家
中華民國114年4月27日星期日天氣晴朗
作者——中村富士美
翻譯——黃健育
!搜索費用依搜索團隊而定、以LiSS(Mountain Life Search and Support)來說,會向委托人收取每位搜索隊員的日薪、餐費、交通費及住宿費。
!雖然情況依山域而異,但每位隊員日薪約莫落在三至五萬日圓之間。基本上搜索兩人一組進行,所以最少也要發費30000日元×2人份,另外還要加上交通費的成本,對家屬來說是龐大的負擔,所以一定要保登山險。
!最近的登山險,不但會補貼我們民間搜索團隊的搜索費用,還附帶賠償責任特約條款,好比物品毁損,或是自己引發落石導致旁人受傷等等,這些情況都有理賠。
!遇難者也好,遇難者家屬也罷,無論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我始終堅守信念——全力面對眼前的生命。
! 以前我在唸護校時,有項功課是「為了研究個別病患的看護方式,以及出院後回歸社會的情況,請在一張紙上整理出病患的相關因素,包括家庭成員、個性、興趣、煩惱等等。」是我學習剖析的起點,我想這種方法或許有助於了解遇難者,開始將這種方法應用在搜索行動上。
!看到溪流時,人往往會覺得有水就有活路,或者沿著溪流走就能下山。畢竟在山裡迷路時,人總會陷入一種要「趕緊下山」的心態,加上下山對身體的負擔較輕,所以通常都會選擇「下行」。
!不過在山裡遇難時,請務必往上走。
!除非身上帶著繩索、安全吊帶、登山扣等器材,也具備使用器材及判讀地形的綜合技術,不然幾乎不可能沿溪流順利下山。溪流不但不好走,而且一定有瀑布,極可能在某個地方失足滑落。
!相反地,只要爬到高處給出明顯的信號,好比搖晃樹木、讓手機燈光或頭燈連續閃爍等等,搜索隊的直升機就能從空中發現遇難者。
!承接委托後,LiSS絕不會主動決定終止搜索。因為過去我們也曾找到沒有地方可找了,卻在以為無計可施的時候發現了遇難者。不管要花多少時間,我們都不會放棄。
!搜索大多是長期抗戰,幾乎不可能一兩天就找到了。
PS: 這些單獨爬山罹難的人,聽起來是沒有對山勢徹底的了解,全憑自己的一些經驗,別人提供的訊息和自己的一股衝勁,或者是說傻膽吧!?熱愛山林,讓山林永遠陪伴,應該不是登山者所希望的吧?!
!K男長年往來丹澤,照理說應該非常熟悉山道,相較於迷路,在某處滑落的可能性更高。
!一旦下雪, 遺留物和遇難者的身體就會被雪掩蓋,導致搜索行動變得窒礙難行。
!因為一直找不到罹難者的屍體,轉而求助罹難者的家人,透過得知更多罹難者的行為模式,來推敲他可能前進的方向。
!「這座山就屬這裡最危險。」「那種地方不可能迷路。」,我是從資深登山者口中聽到這些話。或許是因為已經很了解山了,他們才會習慣從山的角度來想,不過就搜索來說,重要的是從遇難者的觀點看山。
!當然,我也會看地圖,也具備了最低限度的登山技術,不過我總是刻意不讓「觀點」專業化。
!就算發現了遇難者,我們搜索隊也不能把人從現場移走。搜索隊一如其名。能做的就只有搜索而已。由於這個階段無法排除案件的可能性——可能失足滑落,但也無法排除被人推下去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必須保留現場狀況,報警尋求指示。
!在尋找W的過程中,我們拯救了一位遇難後活了近一個星期的人,還找到了失蹤遇難者的遺體,讓同樣在山裡遇難的兩人回到家屬身邊後,罹難的W男的遺體才被找到,回到自己的家,W男責任心重,樂意為他人服務,他的人品著實令人讚賞。(人死亡之後,靈魂還會想要幫助別人嗎?)
! 就算不揹藍色背包,也請穿戴有藍色的帽子或外套。紅色和黃色往往會跟紅葉落葉混淆,綠色在新綠時期也不易辨識,為了以防萬一,登山時請穿顯眼的顏色,這樣不但有助於早期發現,有時說不定還能保你一命。
!在卷機山這種大雪地帶,遺體可能基於某些原因,處於不滋生腐敗細菌的條件,或是在積雪覆蓋下長期與外界空氣隔絕而免於腐敗,體內脂肪變質為蠟狀。這就是所謂的屍蠟化。
PS最後一個case—W男,是公司的經營者,一直找不到遺體證明死亡,怕影響公司的營運,原本由子女向法院判定失蹤,卻因為背包被人發現,重啟搜尋,在積雪影響下,斷斷續續找了兩年多,作者推斷發現遺體的溪流,曾發生土石流,屍體總算被找到,呈屍蠟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