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急診室,致你
中華民國114年2月15日星期六天氣晴朗
作者—南宮人
翻譯——Jacqueline Khoo
@ 傷寒瑪麗——本名叫做瑪麗馬龍,1869年生於愛爾蘭,是一位廚師,一輩子都在紐約生活, 1907年傷寒開始猖獗在她曾服務的家庭中,她被推測是無症狀帶原者,結果就被隔離在一個島上生活了三年之久,當時的媒體為了銷售量而發動了煽動性的言論,稱她為美國最危險的女人,或是人體傷寒桿菌之類的外號。
被放了出來之後,沒有人願意幫她,她不得已用假名再從事廚師的行業,過了五年又因為服務的家庭發現傷寒的症狀,她再次被逮捕,接下來的23年,都被囚禁在島上,直到死去。就因為糞便裡有著傷寒桿菌,所以把人一輩子都囚禁在島上,這理由是完全無法成立的。(可憐又倒楣的女人,生錯了時代。)
@ 年高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因為行動不便,又一直沒辦法睡好,就想要服毒自殺,把她身邊所有的藥全部吃下去,嚴重的酸中毒,那些藥讓她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她後悔不該做這樣的決定,早知道就活到她的天命。(或許這個就是她的天命)
@教授提醒他們讓全人類中大部分的人痛苦,甚至死亡的,不是病、或是任何的疾病;而是因為沒有東西吃、沒有衣服穿、沒有地方住,所以死去的人呀。——極端貧窮(Extreme Poverty)
@這個講題是—醫護人員的失誤與提高準確性,來自英國的演講醫師首先要求現場聆聽演講的人都站起來,接著問,覺得自己一次都沒有在急診室裡,犯過錯誤的人請坐下,大家都依然站著,而演講者也安靜著看著聽眾。
又問,請那些覺得自己的失誤沒有給患者帶來什麼關鍵危害的人坐下,也幾乎沒有人坐下。
最後問,想必大家一定會記得當時那個造成關鍵性危害的事件吧,可以把那些事件全部忘掉,而如今沒有罪惡感很自由的人,可以坐下,這時候有些人坐下了。
作者沒有坐下的念頭,對他來說是不可能把那些事情都忘掉的。
@ 作者很期待在自己國家韓國舉辦的國際急診醫學會,就特地撥時間去聽,演講主題——溫熱疾患,演講者是來自美國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達比雇用的醫生,全程只談了一些基本理論,讓他有點失望。最後由大會主席拿起了麥克風提問了他想問的問題,關於在阿布達比的熱傷害情況,結果那位醫生回答,他的大部分患者都住在有冷氣的地方,只有少數孩童會有脫水的情況。他把這一段過程比作是空心核桃。(活動即使冠上國際兩個字,也有可能只是蜻蜓點水,浪費時間和金錢罷了!)
@ 青少年和事後避孕藥,原則是必須通知法定代理人,如果不那麼做的話,如果發生藥物副作用,父母可能會找上門怪罪。但另一派的醫生覺得青少年本身也有對性方面的決定權,也不需要為了在自己的判斷下發生關係後需要配藥而感到羞愧,再者通知父母或許也可以算是在侵犯患者隱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