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沒人想去的地方——樹木希林離去前的最後採訪
中華民國109年10月15日星期四天氣晴朗
作者:樹木希林 翻譯:吳怡文
採訪:石飛德樹
作者有兩段婚姻,為了維持第一段婚姻裡面的夫家門面,所以在第二段婚姻裡讓男方入贅,四十幾年的婚姻,和先生的相處時間加起來卻不到三個月,可以說婚姻的本質已經蕩然無存,但是作者卻還是努力地維持,拍戲賺錢幫老公還債,讓他揮霍,可能是覺得只能這樣才能彌補用婚姻綁住老公的一點補償吧!一般的人應該是早就離婚了吧?!
雖然已經是很有名了,得了很多獎項,日常生活還是非常樸素,到巷口的髮廊做頭髮,撿別人的衣服,不亂買,她覺得因為這樣,家裡才可以保持整齊。
從小觀察入微,很有自己的想法,說出只要編劇寫出一個普通的劇本,其他身為演員的她,就可以把整齣戲不足的地方表現出來,把普通的地方變成很有看頭,沒有功力的人,也不可能說出這種大話。
得乳癌撐了14年,慢慢地明白,身體不過是借來用的,房屋和土地是屬於地球的,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
ㄧ些她的想法:
@不想用自己覺得不美的方法來過活。
@活到這把年紀,感覺好像是從場外看著自己
@導演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情緒不能太激動,否則,或許可以拍出一部好的作品,但很難持續下去。
@ 生病之後,體力慢慢衰退,沒力氣吵架了,不管是面對哪一位導演,我都不會堅持到底。
往後…但我現在75歲了,對我而言,我真的覺得,我的人生是紮紮實實地走來的。
@所謂的日常,是珍貴瞬間的不斷累積,她想用自己的生命讓我們知道,人會在自然的循環中出生、失去。若能了解這是無可取代的每一天,不斷累積出的人生,在生活中,不管面對再小的事,都會心懷感謝,不管面對誰,也都可以懷著慈悲之心與之相處。
@雖然有很多丟臉的事,但丟臉時,不要想著把它抹去,而是要思考自己該如何理解這些事。
@她的價值觀是:自己應該怎麼樣,和身邊的人無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