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

 中華民國110年8月29日星期日天氣晴朗

作者: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

翻譯:謝慈

失智,沒有人可以免疫

》英國老牌醫學雜誌(刺胳針)在2020年發表的熱門文章指出,阿茲海默症病患成因仍然不明,有60%的原因可能在出生時就已經決定了,後天可以改善的部分只有40%。

100位失智者,有100種照顧方式

》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在熟悉的環境中失去方向感,是診斷是失智症者徵兆之一。

》光線進入你的眼中,接觸到視網膜,信號從視神經進入大腦的枕葉,經過處理後成為視覺的影像。

》空氣壓力會使我們的鼓膜震動,刺激聽小骨, 使耳鍋中的毛細胞移動,由聽神經傳遞訊號到腦部,大腦則將這些訊息判讀為聲音。

》 吸一口氣,我們的嗅球會利用鼻子頂端穿過篩板(薄脆而有篩狀細孔的骨骼,分隔顱前與鼻腔)的纖維偵測到氣味分子,傳送到大腦並判讀為氣味。

》失智症的特色是記憶力降低、思考困難、行為改變,以及無法順利完成日常活動。失智症在年長者身上比較常見,但並非正常老化的一部分。

》全球每3秒就有一個人失智。

》超過60%病例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病患。

》 大多數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病患者都介於70歲晚期到80歲初期之間,而且女性的比例似乎比男性更高,有許多證據顯示,受到雌激素的影響。根據觀察,糖尿病、中年高血壓、肥胖、不愛運動、憂鬱、抽煙、相對教育程度低,似都是乎都是風險因子。

》 血管性失智症可能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類型。

》血管性失智症診斷後的存活期通常是三到五年,阿茲海默症病患是七到十年。

》帕金森失智症,動作障礙先於認知障礙。

》 路易氏體失智症,白天嗜睡、失去嗅覺。

》帕金森氏症的成因,是大腦負責生產多巴胺的基底核神經細胞減少。

》額顳葉失智症不常見,常被判定為憂鬱症。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遺傳的疾病,基因缺陷造成。

》後腦皮質萎縮症,嚴重可能導致失明。

》大部分的失智症都屬於混合型的,而且通常是阿茲海默症混合血管性失智症。

酒精性失智症是對生命最殘暴的浪費,因為它完全是可以預防的。

》亨丁頓氏症,8%會在20歲前發病,由遺傳的基因變異造成。

》甲狀腺功能低下、鈣循環異常、腎臟有問題都會造成認知問題。

維生素B 12和葉酸:是維持大腦健康很重要的維生素。

》鴉片類藥物可能造成認知遲鈍,癲癇用藥可能造成記憶困難,治療膀胱過動症的特定藥物可能提升失智症的風險。

》比起患者自身提供的說法,旁人的敘述對於診斷來說通常更有幫助。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