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新學力

 中華民國114年6月21日星期六天氣晴朗

作者——薩曼·可汗

翻譯——吳凱琳

# 因為生成式AI的出現,現在的老師基本上要做到三件事:

1、必須提高對學生的期望

有些老師會改變寫作業的方式,也許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寫作,以防作弊。

有些老師會要求學生使用生成式AI完成複雜的問題,程度要調整成在深層式AI出現之前無法完成的等級。不論是哪種情況現在老師對學生作業的期望,會比以往更高。

2、要進一步將AI融入課堂作業中,讓AI成為學生的隊友。

# 要求學生使用生成是AI評審自己的作業,並要求AI提供可行的回饋意見。所以在老師看到作業之前,學生就需要先反向思考、解決問題。

3、 

# 在課堂上寫作不好的人,在課堂外也寫不出好文章。但是AI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寫作能力,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能力;對老師來說, AI能幫助找出哪些學生最需要協助與關注。

# 可汗學院是一家非營利組織,有超過250名員工,為全球超過1.5億名學習者,提供超過50種語言的學習資源。

我們的使命,是將歷史一對一輔導的個人化學習模式推廣到全世界,換句話說,就是為每個人免費提供世界級教育。

# 1940年代早期,頂尖數學家克勞德·夏農(Claude Shannon)提出的幾項影響深遠的理論,其中電子通訊理論,奠定了數位科技發展的基礎。

1948年,當時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夏農,開始專研,現在我們稱之為A I的領域。

# 當時仍是數位電腦發展初期,網路還未出現,夏農的資訊理論首次提出,透過一連串激勵演算流程,模型可以預測英語語言。

他首先追蹤字詞在本文中出現的次數,然後設計一套演算法,預測接下來最有可能能出現哪個字。最後,這個小型語言模型可以生成一個句子。隨著流程不斷優化,生成的句子聽起來愈來愈自然。

# 電腦科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 他除了破解德國密碼,幫助我們擊敗納粹,還探索了A I的概念,並研究機器是否有能力逼真地模擬人類智慧。

# 1950年,圖靈發表了一篇名為《計算機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的論文,奠定了AI的基礎。他在這篇論文中提出了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的概念,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圖靈測試。

# 為了進行測試,通常會有一位裁判,負責判定是真人或機器在回答。機器的目標就是說服裁判,讓裁判以為它是真人。

它必須證明自己擁有智慧與理解力,有能力進行前後連貫的對話,就和真人一樣。圖靈指出,如果機器可以持續讓裁判以為它是真人,我們就可以認定它是有智慧的。換句話說,如果機器可以通過圖靈測試,就代表它擁有類似人類的智慧。

# 每次我提出相同的提問,都會得到不同的回應,它會考量對話當下的脈絡做出回應。

黑客松” (Hackathon) 是一個結合了"黑客" (Hack) 和"馬拉松" (Marathon) 的詞彙,指的是一場以程式設計為主題的活動,參與者會在限定時間內,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共同開發出軟體、應用程式或解決方案 

簡單來說,黑客松就像是程式設計的馬拉松,讓一群對電腦技術有興趣的人,在短時間內激發創意、解決問題、並共同完成專案。 
# 2023年3月15日,我們推出AI助理,取名為Khanmigo(正好是西班牙語conmigo的諧音
,意思是和我一起)全世界的學習者、家長和老師都可以使用,這個已經整合到可汗學院所有產品與服務的A I助理。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