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山林裡的食節記憶

 中華民國114年6月2日星期一天氣下雨

作者——王孝良

$賽德克族部落裡很多人是以天主教為信仰。

$賽德克族在民國97年4月正式成為台灣原住民的其中一族。

$ 從埔里鎮沿著台14線往上行駛,經過楓林社區,在往上開一小段路,就是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這裡就是賽德克族的眉溪部落。

$ 有兩條重要的溪流,一是眉溪,另一條就是從原夢觀光農園餐廳旁就看得到的南山溪。

$ 賽德克族傳統的家屋形式是半穴式,這種房子有一半在地面之下,為了保衛家人而設計的。

$ 黃藤可編織成藤籃或是建造房屋時作為捆綁的材料,它的莖頂部分沒有木質化的嫩芽段,削去外層就可以取得黃藤心,常用來煮湯,也可拌炒或火烤。

$ 將獸骨掛在家屋外,不只是裝飾品,也展現了狩獵能力。

$賽德克傳統習俗在家屋外種一棵野芭樂樹,象徵著這個家對孩子傳統教育的重視。另外還有一個功能,但孩子不幸染上下痢,可食用也芭樂嫩葉來幫助止瀉。

$ 一個家庭一般來說只有一個穀倉,穀倉的上方存放糧食,下方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家人離世後的長眠之地。

$ 出門狩獵帶的食物,絕對不可以是醃製品,動物的嗅覺相當靈敏,味道重的醃製品,容易讓動物們察覺。

$ 繡眼畫眉的飛行方向對獵人來說,真的相當靈驗。如果繡眼畫眉在左邊或右邊,那就是你適合狩獵的方向,不過,如果鳥不停地在你身邊飛來飛去,也一直叫,代表著前方可能有危險,避免前進。

$ 大約在1904年當時的日本人看重了埔里多樣的蝴蝶品種,因此展開了標本的買賣,後來第二波熱潮,是在1960年代。

$不同的蝴蝶價錢不一樣,有$0.5、$0.8 ,甚至是一塊錢不等,王媽記得那時候都要補黃紋蝶,價錢比較好。

$ 在山上還有一種山蕨,曾經有段時間出口到日本,將山覺根莖磨成粉,就是日本名物「蕨餅」的原材料。

$ 賽德克族的祭典活動是嚴肅莊重的,進行期間也很安靜,不能發出一點聲響,用現代話來說,是個低調的民族。

$ 春日主食——小米龍龍葵粥/樹豆排骨湯

紅豆糯米飯(放在梧桐木質的木桶吹蒸)

$小米香蕉糕——小米泡水15分、研磨壓細加入香蕉,包在香蕉葉上面用麻繩綁緊,放入電鍋蒸。

$ 夏日野菜——大花咸豐草佐豆腐乳:將大花咸豐草的花沾酥炸粉和水,低溫油炸。炸好配豆腐乳和調味料(豆腐乳、紅蘿蔔、蒜頭、紅辣椒、二砂糖、水用果汁機打均勻)

$大花咸豐草果凍——大花咸豐草根莖洗乾淨在水中煮1小時,然後和糖、吉利丁粉用小火煮到50至60 ℃冷卻放入冰箱。

$ 紫背草紅燒酸筍——酸筍、紫背草、素蠔油

$原民天婦羅——酥炸粉和水調成麵糊,將地瓜和咸豐草的葉子榨汁表面金黃。

$ 小米醃肉—-

1、五花肉鹽搓揉醃漬30分鐘

2、小米煮至半熟與五花肉醃製30分鐘

3、烤箱預熱兩百度後放入烤箱烤15分鐘這兩面焦脆

香烤馬告雞腿排

1、雞腿腿排表面抹上馬告、糖、鹽

2、烤箱230度,烤15分

豬肋排

1、豬肋排,以鹽醃漬30分鐘

2、小米煮至半熟與豬肋排一同醃30分

3、烤箱烤好之後馬告粉搭配即可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