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99個私抽屜

中華民國112年7月29日星期六天氣晴朗

唐鳳—口述。
邱美珍—執筆

€ 批判性的思維並不是否定他人—我質疑的並不是長輩說錯了,而是他們說的事情,可能到某一年就不適用了。所謂的批判思考是提出支持性的質問:假設這是對的,它在什麼條件下才是對的?

€ 社會上絕大部分的競爭是虛幻的,不是真正的稀缺資源像水一樣,而是人造的稀缺,人造的規則可以隨時把獎項變得更少或更多,那麼,要不要為了這個參與競爭,完全可以由自己決定。

€ 在家人彼此的互動之中,父母越早把青少年當成大人,他就會越快成熟,這是比馬龍效應,意指人被賦予更高的期望後,會表現得更好。對小孩來說,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驗證的預言,就是:當我被當成大人時,我也會用大人的角度來思考。

€ 一個人他要表現出怎麼樣的氣質,只要旁邊的人接受、旁邊的人覺得安全,這樣就可以了。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越不受時間跟空間的限制,我就覺得越自在。

€ 長大之後,我找到了讓自己心安的方法,就是:我當天學到什麼,就發表出去。只要睡前發表出去,就會安定下來,覺得人生沒有遺憾。

€ 曾經有人問我,你是怎樣的人呢?通常,我只會回答說,我有這樣的經驗,有那樣的經驗,但我不會說,我是一個怎樣的人,不是那樣的人。因為,如果是專注在有共同的經驗上,任何兩個人都有可以溝通的地方。(練習在溝通中尋找共同價值)

€ 我想度過一個不需要身分認同的人生——認同的同時,也就是排除而被框定。和別人分享曾經有過的感受,而不是基於身分認同而產生的交流。

€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累積的多少資產,而是他分享了多少資源。

€ 面對外國人,英文夠用就好。

€ 如果對於解決某個問題有興趣的話,學到什麼都會記住。對我來講,重要的是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哪個學派或是學門的說法。

€ 關注學校教什麼,不如關注學生怎麼學。老師尊重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真的可以促進他的學習。
€ 課本在不同的老師身上,會展現出不同的意義。因此,如果只靠制式的課本和考試,並無法形成更厚實的知識。

€ 老師與同學,大家是一起來學校創造知識,而不是只是累積知識。

€ 不論什麼時代,如果不設計課堂的活動,很容易就會失去學生的注意力。這是3C的問題嗎?其實也不是。
€ 經過自己驗證的,才會變成真正的知識。

€ 關鍵字是求知的起點。理解關鍵字的最後一步:實踐

€ 未來10年,應該培養的核心能力:自發、互動、共好

€ 最難自學的能力,是傾聽。

€ 要培養寫程式的能力,先從試算表開始,就是一種函數式的程式寫作,裡面可以帶入很多機器學習的經驗,而excel 就是大家最常用到的一個函數程式設計的環境。

€ 在教室裡最珍貴的時刻,是與學生即時交流,互相有所啟發的時候。

€ A I來了,代表未來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AI 永遠不會累的老師。把自己當載體而不是主題。

€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能夠發揮黑客精神呢?可以做兩件事:
1、盡量去網路上發表新的想法或點子,因為這不只是解決自己的問題,可能也解決了別人的問題。
2、不滿足於權威的解釋。不管對方講的對不對,我們要自己驗證,才會更深入了解和更容易創造新事物。
€ 自己的言論或照片,上傳網路後,這些就轉成了公共素材。

€ 很多會焦慮的人,是因為曾經處於一個不安全的環境,所以他聽到或看到某些觸發的線索,就必須要迎戰或逃跑,是人類本能的反應。

€ 感到焦慮時,試著改變習慣。養成新習慣會失敗,可能是因為沒有「一次專注在一件事」。

€ 對我來說,「改變」就意味著「建立新習慣」。像下載App一樣。

€ 網路是可以實驗全新構想的地方,卻不會真的引起很大的衝突。

€ 在網路上保護自己的方法:三國無雙
三:任何重要的資料,要選擇三個不同的地方作為備份。至少要有一個是跟你在不同的地理位置。
國:盡可能用跟台灣或理念相近的友好國家的網路設備,來進行工作。
無:  就是無痕瀏覽。如果只是去當一個來賓,一個訪客,只是偶爾聯絡一次,我的建議就是不要去下載任何軟體,安裝在自己的電腦上,用瀏覽器提供的同樣服務去連線就好。
雙:所有的密碼,都盡量用到雙因素確認,這是靜態密碼以外的認證方式。例如動態密碼、手機訊息,或是用指紋這種生物辨識。

€ 工作,就是創作。

€ 每25分鐘刻意把自己打斷,然後想想,這件事要一直用這種方式做下去嗎?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 創業的定義,就是不等別人來錄取你。

€ 我們都是彼此的轉世——我跟任何人在互動的時候,我已經由他的角度在看我,就像他也從我的角度在看他。

€ 長輩只是需要被尊重,不希望被年輕人強迫改變而是要有選擇。

€ 我的人生沒有長期的規劃,只有一天的規劃。

€ 老子的三寶:
一曰慈—尊重生命,照顧好自己的生命,也盡量照顧到眾生。
二曰儉—減少慾望,不耗用不必要的資源。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爭,意思是不需要和其他人競爭,也能做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 如果以「創造與別人最大的共同經驗」來看,沒有什麼樣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 任何宗教都要解決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找自己麻煩」,也就不會找別人麻煩。

€ 面對霸凌,最重要的是要先喜歡自己。就是隨時能和自己當朋友。

€ 我在網路上的所有照片或上傳的資料,都可以讓大家做各種運用。我拋棄著作權這件事,在法律上的意義,就是把自己當作已經死了很多年。

€ 我的墓誌銘,就是全形空白,類似空白畫布,其他人可以隨便怎麼創作。符合我在人生中實踐「開放、共創」的價值。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