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走路的發明王——身障發明家劉大潭

 中華民國112年3月10日星期五天氣晴朗

故事提供:劉大潭

作者:李翠卿

繪者:陳佳蕙

*劉大潭三歲時,因為被誤打了過期的小兒麻痺疫苗,引發了可怕的後遺症,腰部以下完全癱瘓,再也無法行走跑跳。

*怕被人家欺負,媽媽九歲才讓他去讀書。九歲時許下了三個願望,在白紙上畫了三個圖案,一頂學士帽:讀大學;大碗公:絕對不當乞丐,要找到養活自己的大飯碗;一個小嬰兒:要結婚生子,這些他都做到了。

*因為無法應用自己的雙腳挺身行走,七歲時爸爸便教他用手撐著腳掌練習走路。有人問過他為什麼不使用輪椅和拐杖?他說還是比較喜歡用自己的力量,隨時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 為什麼設定時間表很重要呢?因為,人是很容易鬆懈和拖延的動物,如果沒有時間表,最後很容易就不了了之。

*  壓力並不是敵人,而是朋友,它會督促我們咬緊牙關繼續前進,直到達陣的那一天。

* 如果你想要增強自己的實力,讀書是最便宜又方便的方法。

* 自己搞不懂的地方,第一個是看書,第二個是問人。

* 劉大潭生涯代表作——

看到新聞報導成大租屋學生發生嚴重火災的新聞,避免悲劇發生,設計的逃生設施——免電源高樓緩降機

看到高雄火葬場居民抗議屍體燃燒之後,空氣中瀰漫惡臭。他就研發出一種燃燒後不會產生臭氣的裝置——耐高溫橢圓蝶閥

看到高鐵沿線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如果弄髒的水可以被處理成乾淨的水,然後重複利用,設計擁有六個切換口的過濾設備——微電腦六通閥

* 因為關懷,所以創造。

* 方法+工具=解決方案

* 要說幸好,不要說早知道。幸好是有備而來,而早知道是後悔莫及。

* 很多身障者欠缺的,並不是能力,而是機會。於是他成立了劉大潭希望工程關懷協會,2017年在高雄旗山蓋了一家庇護工場,幫助那些雖然身殘,但腦不殘的人。

* 一個人必須要能夠自立自強,才能活得有信心、有尊嚴,進而邁向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境界。

* 讀書是為了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發明前的第一件事是「傾聽」,接下來就要開始設定目標。

* 當你遇到困難時,輕易認輸是最傻的事情,一旦放棄,就什麼都沒有了。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