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之旅

D1——  中華民國113年6月10日星期一天氣晴朗


從桃園搭機到峇里島大約要五個小時,到了之後,就包車到旅館,馬路不是很寬大,駕駛是坐在右邊,不管什麼車都擠在一條道路上,車子很多,當然就塞了,司機找了五個加油站,才有油可加,有點離譜。 也有橫衝直撞的摩托車,可是沒有看到車禍或者停車打架的現象。

車子停下來等紅綠燈的時候,有看到街頭藝人、拉烏克麗麗的,賣東西的穿梭車陣,感覺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可以賺錢。


飯店的旁邊,就是用餐的地方,一邊看表演一邊吃飯,和看表演的地方之間有一個蓮花池塘,在燈光的折射下,很有情調,表演曲目是他們的傳統舞蹈,輕柔地擺動身體加上手的動作。

這家餐廳標榜的是用自家農場的作物提供餐點。我們住的地方門是用古代的木頭門栓,開水是玻璃瓶裝,可以重複使用的,垃圾桶是用竹編的,裡面是一個鐵桶,沒有塑膠袋,直接丟垃圾。

牆壁、屋頂、窗戶、門和地板到處都有他們傳統的圖案,牆壁和屋頂也有使用竹編、木頭或者棕櫚樹葉,也許在這種自然和藝術美感的薰陶之下,大家都變得很有修養,和和氣氣的沒有爭吵。


     到處都是充滿藝術感的建築,偶爾看到這些亂七八糟的電線,你會更容易體驗,這就是人間,一碼歸一碼,不用太認真。



     在機場的壁畫


D2——中華民國113年6月11日星期二天氣晴朗
清晨兩點多包車,準備去爬巴杜爾火山看日出,大概坐了一個多小時,下車跟著嚮導開始抹黑走路登山,帶著頭燈,拿手杖背著背包,嚮導走得很快,大約走了一個小時,就有人說不行了,請我們的嚮導幫我們叫車。檢討起來可能我們剛來,還沒有充分休息的緣故。

嚮導幫我們叫了越野模特車,那些年輕的騎士有男有女,要我們緊緊抱著他們,在崎嶇不平又黑暗的山路上,讓人有點心驚膽跳。

到了之後,我們又爬了10幾分鐘才到山頂,已經有一些人在上面了。只見曙光不見太陽,一下子霧來了,什麼都不見了,又等了好一會兒,太陽終於出來了,雖然不是震撼的登場,有看到總比沒有好。


下山後,跑去泡溫泉,看到那很多應該是印度人,問了一個小朋友,果然是這樣,他的爸爸沒有下來泡,就在游泳池畔拿著袋子等他。也有看到幾個當地女性,提著小籃子,到處詢問是否有人要做Spa。之後幾天的行程也都有遇到很多印度人,可見他們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了。


下午去烏布傳統水療中心按摩,店家用萬壽菊點綴著門面。兩人四雙手,先捧來一盆水,用磨腳石幫我們去角質,然後再搓洗雙腳,之後再去一個房間,和之前不同的是除了背部外還有按正面。









D3—-中華民國113年6月12日星期三天氣晴朗
到海神廟,坐落在本島旁邊的一個大岩石上,退潮的時候可以走到洞口,但不能進去,只有印度教的人可以進入。峇里島上大部分的人都信奉印度教,司機跟我們說我們在故宮南院看到的哈魯曼就是他們三個重要的神仙之一。漲潮的時候,可以在這裡衝浪。

海神廟的周圍也有很多賣衣服和其他的商店,聽說賣得比烏布便宜,導致有很多遊客來這裡是買衣服,而不是來看神廟。

沿路有看到種鳳仙花的田,這些花用來做祭祀或做精油的。雞蛋花是他們的國花,也有相同的作用。他們像穆斯林的一樣,一天要拜(祈禱)三次,所以會在他們的店家門口或者石雕神像的地方看到一些祭品,把椰子葉折成方形盒子,上面會放一些米飯和花,有看到放糖果和香煙的,他們是在祭拜他們的先人,逝去的靈魂只能在地上,不能在桌上,桌上是供奉神明的。

剛到的時候,看到好像到處都是廟,天亮了,近距離一看,上面有門牌,原來是住家,把自己的家門做成像廟的造型。除了有自己的家廟之外,還有社區的廟,還有地區的廟,怪不得到處都是廟,平常社區和地區的廟是關閉的,特殊的節日,他們才會穿傳統的服裝進去祭祀,其實看這裡的服務人員如店員、餐廳服務員或者我們的司機,大部分也都穿著他們的傳統服飾,可能是為了搶錢,所以有這種共識?或者說他們對於傳統的文化是非常堅持的?


下午隨著年輕人去盪鞦韆,他們追求像網美一樣,去租漂亮的衣服盪鞦韆拍照。

晚上到一家標榜著可以一邊游泳,一邊享用美食的餐廳,餐點是不錯吃,然後看到有人在那裡一邊抽著水煙,就不敢下去游了,頓時感覺是一個很複雜的地方,其實吃飽飽的,還要游泳很奇怪。


    海神廟

     
  
        蛇皮果,吃起來有點像荔枝,但水份比較少。










D4—-昨晚113年6月13日星期四天氣晴朗
到Safari動物園,比較不一樣的是,搭著他們的遊園車,涉水可以看到野放的獅子、老虎、鱷魚、斑馬等動物,當然這些動物之間還是有一個區隔的門,當我們車子經過之後,門就會自動關起來。這裡有餵大象和鱷魚,還有老虎加入戲劇的表演,遊客可以和鸚鵡拍照等。比我們的動物園活潑有生氣和多元。


傍晚到金巴蘭海灘吃龍蝦大餐,像墾丁一樣,大家在沙灘上享用美味的晚餐或者舉辦婚禮或慶生,唱歌或跳舞,小朋友堆沙堡或玩球,有自己烤肉的,海岸邊有讓人騎馬收費的,好不熱鬧,因為好奇沿著沙灘一直走,當夜晚來臨的時候,竟然迷路了,還好在好心人士的幫忙回到了團隊。


這次在那邊住了兩間飯店,第一間飯店要離開的時候還幫我們拍照護貝留念。另一家旅館,他們的迎賓茶是——薑黃加柳橙汁還外加一盒切片西瓜,這些貼心的舉動,值得我們學習,還有他們對環保的用心,第二家旅館不提供毛巾,用一張卡片提醒你,如果需要換浴巾話,只要把卡片放在床上,房務人員就會知道,否則就不會更換。




 




第五天,6月14日星期五

早上去做海底漫步,那裡的水上運動設施很多,除了香蕉船,還有鋼鐵人,水上拖曳傘等等,先搭小船到深一點的海域,登上一艘大一點的船,然後穿上船家準備的膠鞋,我們抓著著梯子,下到海底只剩下頭的時候,船家就幫我們放上玻璃護罩,在限定的區域內觀賞海底的生物, 和之前去沖繩的海域比較起來,大家都說這裡比較深而且魚的種類比較多。

下午去神鷹文化公園,在那裡看了一部卡通,說明神鷹的由來,這裡非常的寬廣,有超大的石塊,所以非常適合辦活動,看完之後去烏魯瓦圓廟,觀賞卡恰火舞,他們的一種傳統舞蹈要進去之前,穿短褲短裙的人要繫上一條布,穿長褲的人在腰間綁一條帶子,每人發放一瓶仙草汁,這還蠻另類的,小小的舞台,周圍坐滿了觀眾,雖然附有中文說明書,但是翻譯的不好,不知道在演什麼,覺得那些配角——一群男人,光著上身,發出恰恰的聲音,整體看下來,感覺很枯燥乏味。


這幾天吃的東西,除了早餐Buffet,有峇厘島本身的料理如水梨、蕃茄酸辣醬、椰子酸辣醬、薯粉做成的蛋餅,其他像是披薩、燒烤、海鮮或炒飯等好像變成一個特餐,點了很快就上菜,買賣不用擔心語言不通,店家都有把自己的料理用圖片放在門口,結帳的時候拿出計算機秀給你看,就知道要付多少錢。為了要賺別人的錢,每個人基本上都會說一些簡單的英文。

這裡氣候宜人,吸引大批觀光客,因為印尼盾比較不值錢,通常會用美金計價,所以會看到很多換貨幣的店,每天會把兌換比率顯示在外面的招牌上面。

借助於兩個會說中文的司機,讓我們這次峇里島之旅,對他們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驗。










我們的司機長壽(左)和凱哥(右)


    這種長得有點像我們的柚子或椰子?凱哥說叫做馬甲,不可以吃。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