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陪伴指南
中華民國109年5月1日星期五天氣晴朗
作者:三好春樹 翻譯:邱香凝
€ 人類擁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到了第三天,真的就能一邊吃咖喱飯,一邊想某某先生的大便狀況差不多就像這樣了。
€ 你能面對自己的老去嗎?對於討厭老人的人來說或許很難吧.畢竟,你討厭的不就是未來的自己嗎?現在無法好好和老人相處的人,未來或許也無法好好面對自己.
€ 人不管到了幾歲都不認為自己是老人,比自己老的人才算老人。
€ 老人總是這樣,會說一些不知道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話,或做些這樣的事,有時逗得周遭的我們很開心,有時又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 84歲的人還要染頭髮,覺得有白頭髮感覺會很像老人。
€ 84歲名門出生的大小姐,要買曼哈頓的化妝水,在她的眼裡,身邊的人都是下人。
€ 老人安養中心的老人說: 你還這麼年輕,竟然在這種地方做這種工作,應該有更想要的工作可以做吧?
€ 罹患失智症的老人家對自己很誠實,只要覺得慰問團的表演內容無趣,連5分鐘都不會多留。所以建議如果真的要來的話,請拿出能讓深具鑑賞品味的老人家和失智的老人家都能眼神發光地看完20分鐘的表演.
€ 有必要把養老院改成老人安養中心,把慰問改成訪問.
€ 人上了年紀之後,人格會變得越來越鮮明,老實人越發老實,頑固的人越發頑固,色狼只會變成色老頭。
€ 一般工作上,追求效率是最重要的課題,但是,當你的工作對象是老人時,效率至上主義並不適用。一定要配合老人模式調整節奏。
€ 老人長照的工作可以用曾經流行過的詞彙: 3K=(Kitsui, Kusai, Kitanai ) 吃力、臭、髒代表,實際上在長照第一線工作的人,也確實以這三點為改善的訴求.
€ 這份工作真正辛苦的地方,是透過這些又吃力、又醜、又髒的工作,既可能讓老人家越來越不行,也可能反過來讓他們越來越有活力,這才是這份工作最可怕,也是最辛苦的地方.
€ 現實中的老人既不是不幸的人也不是弱者.
€ 下意識想用自己對人類的價值觀與對老人的想像去誘導對方,把自己的觀念強加與對方身上,這種做法無法命老人敞開心房,不抱預設幻想,而接受真實的對方,反而能逐漸形成讓對方有所共鳴的世界。
€ 的確,人不洗澡也不會死,但是,失去自尊卻會叫人活不下去。
€ 我們或許可以讓只是活著的人或不想再活下去的人重拾笑容。
€ 照護不在專家寫的書裡,而是存在於我們日常真實的體驗中。這樣的體驗,才是真正應該展現出來,與人分享的東西.
€ 如果住進安養中心,不會被綁著手,其中有好幾位一定能恢復活力吧.
€ 按了護士鈴也沒半個人來,尿尿沒尿好就被罵得好慘,然後硬要我包尿布,尿布很不舒服,伸手想脫掉,手就被綁起來的,真是難堪⋯
€ 護理長口中的抑制,其實就是捆綁。雖然護理長說的是沒有必要抑制,看在我眼裡,只覺得山內爺爺是衰弱得連動手拔掉鼻胃管的力氣都沒有了.
€ 如果不能吃的話會咳出來的,看來這是吞嚥反射,表示他是能吃的喔. M護理師這麼說.不過,明明同為護理師,那位護理護卻說拔掉鼻胃管他就會死⋯
€ 即使是被說無法自行攝食而插入鼻胃管的老人,我也會開始思考他們或許不是無法進食,而是不想進食,與身體狀況無關,是醫院這個環境使他們無論如何都提不起食欲。
€ 醫療專家的高齡者案例報告中經常可見,高齡者缺乏適應力的說法,其實缺乏適應力的應該是醫院才對吧。醫院才真的缺乏對老年人的適應力,難道不是嗎?
€ 南丁格爾最有名的著作——護理筆記,發現這段話,無論如何病床的高度都不能高過沙發.所以對於已經脫離緊急時期、恢復意識可以自己下床走去上廁所或使用簡易馬桶的老人家,就不該讓他們睡在比沙發還高的床上吧。
€ 南丁格爾還有一本叫做醫院筆記,開頭是這麼寫的:醫院必備的第一要件是,不能做出對病人有害的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南丁格爾接著寫道:許多疾病,而且是致命的疾病成因,往往是在醫院內部造成的,她大膽地將這種命名為醫院病。
€ 從下往上看這個世界,會看得更清楚.至少可以看到從上面或旁邊看不到的東西.
€ PT物理治療師和 OT職能治療師
作者:三好春樹 翻譯:邱香凝
€ 人類擁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到了第三天,真的就能一邊吃咖喱飯,一邊想某某先生的大便狀況差不多就像這樣了。
€ 你能面對自己的老去嗎?對於討厭老人的人來說或許很難吧.畢竟,你討厭的不就是未來的自己嗎?現在無法好好和老人相處的人,未來或許也無法好好面對自己.
€ 人不管到了幾歲都不認為自己是老人,比自己老的人才算老人。
€ 老人總是這樣,會說一些不知道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話,或做些這樣的事,有時逗得周遭的我們很開心,有時又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 84歲的人還要染頭髮,覺得有白頭髮感覺會很像老人。
€ 84歲名門出生的大小姐,要買曼哈頓的化妝水,在她的眼裡,身邊的人都是下人。
€ 老人安養中心的老人說: 你還這麼年輕,竟然在這種地方做這種工作,應該有更想要的工作可以做吧?
€ 罹患失智症的老人家對自己很誠實,只要覺得慰問團的表演內容無趣,連5分鐘都不會多留。所以建議如果真的要來的話,請拿出能讓深具鑑賞品味的老人家和失智的老人家都能眼神發光地看完20分鐘的表演.
€ 有必要把養老院改成老人安養中心,把慰問改成訪問.
€ 人上了年紀之後,人格會變得越來越鮮明,老實人越發老實,頑固的人越發頑固,色狼只會變成色老頭。
€ 一般工作上,追求效率是最重要的課題,但是,當你的工作對象是老人時,效率至上主義並不適用。一定要配合老人模式調整節奏。
€ 老人長照的工作可以用曾經流行過的詞彙: 3K=(Kitsui, Kusai, Kitanai ) 吃力、臭、髒代表,實際上在長照第一線工作的人,也確實以這三點為改善的訴求.
€ 這份工作真正辛苦的地方,是透過這些又吃力、又醜、又髒的工作,既可能讓老人家越來越不行,也可能反過來讓他們越來越有活力,這才是這份工作最可怕,也是最辛苦的地方.
€ 現實中的老人既不是不幸的人也不是弱者.
€ 下意識想用自己對人類的價值觀與對老人的想像去誘導對方,把自己的觀念強加與對方身上,這種做法無法命老人敞開心房,不抱預設幻想,而接受真實的對方,反而能逐漸形成讓對方有所共鳴的世界。
€ 的確,人不洗澡也不會死,但是,失去自尊卻會叫人活不下去。
€ 我們或許可以讓只是活著的人或不想再活下去的人重拾笑容。
€ 照護不在專家寫的書裡,而是存在於我們日常真實的體驗中。這樣的體驗,才是真正應該展現出來,與人分享的東西.
€ 如果住進安養中心,不會被綁著手,其中有好幾位一定能恢復活力吧.
€ 按了護士鈴也沒半個人來,尿尿沒尿好就被罵得好慘,然後硬要我包尿布,尿布很不舒服,伸手想脫掉,手就被綁起來的,真是難堪⋯
€ 護理長口中的抑制,其實就是捆綁。雖然護理長說的是沒有必要抑制,看在我眼裡,只覺得山內爺爺是衰弱得連動手拔掉鼻胃管的力氣都沒有了.
€ 如果不能吃的話會咳出來的,看來這是吞嚥反射,表示他是能吃的喔. M護理師這麼說.不過,明明同為護理師,那位護理護卻說拔掉鼻胃管他就會死⋯
€ 即使是被說無法自行攝食而插入鼻胃管的老人,我也會開始思考他們或許不是無法進食,而是不想進食,與身體狀況無關,是醫院這個環境使他們無論如何都提不起食欲。
€ 醫療專家的高齡者案例報告中經常可見,高齡者缺乏適應力的說法,其實缺乏適應力的應該是醫院才對吧。醫院才真的缺乏對老年人的適應力,難道不是嗎?
€ 南丁格爾最有名的著作——護理筆記,發現這段話,無論如何病床的高度都不能高過沙發.所以對於已經脫離緊急時期、恢復意識可以自己下床走去上廁所或使用簡易馬桶的老人家,就不該讓他們睡在比沙發還高的床上吧。
€ 南丁格爾還有一本叫做醫院筆記,開頭是這麼寫的:醫院必備的第一要件是,不能做出對病人有害的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南丁格爾接著寫道:許多疾病,而且是致命的疾病成因,往往是在醫院內部造成的,她大膽地將這種命名為醫院病。
€ 從下往上看這個世界,會看得更清楚.至少可以看到從上面或旁邊看不到的東西.
€ PT物理治療師和 OT職能治療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