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 —給I 型人的使用說明書
中華民國113年11月9日星期六天氣晴朗
作者——吳冕
& 心理學家認為,內向者是典型的低社交慾望者。他們遠離社交,不是因為害怕,而是覺得沒興趣。
& 內向者的心理能量指向內在的心理世界。他們感興趣的是,自我的想法和感受,是這個世界的運轉規則,是一件事情背後的邏輯,這些內心的覺察和思考更能讓他們獲得滿足感。
& 對內向者來說,現實世界中過多的人際交往會是一種干擾,讓他們無法沉浸在內心世界,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能量消耗或內耗。
& 更多的深度思考會帶來更多的創造力。經常沉浸在內心世界的人更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
& 從某種程度上說,藝術和創意是內向者向世界表達自己的最好方式,也是展現自我價值和人格魅力的最好方式,因為如此,內向者才會將生活的重心從現實世界轉移到內心世界,過著三分入世、七分出世的生活。
& 內向者著對多巴胺的敏感度比較高,只需要少量的刺激,他們就能夠感受到愉悅和興奮。所以,內向者喜歡安靜的環境:一個人聽聽歌、看看書、種種花,就感覺很自在。
&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能力解決,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解決。
& 我們需要提醒自己,生活的最終目的不是解決所謂的問題,而是追求快樂。
& 愛的本質就是偏愛
& 當兩個人相處的時候,雙方之間就有一個情感帳戶。每次你為對方付出,讓對方開心很快樂,就是在帳戶裡存款;每次你從對方身上獲取一些東西,或者傷害對方,就是在這個帳戶裡取款。
& 雙方爭執,可以從三方面調整自己,1、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2、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責對方 3、就事論事,而不是針對兩個人的關係
& 所謂心理彈性,指的是當一個人在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傷痛和困境時,能用積極的方式去面對和消化的一種適應能力。
& 書寫是內向的旅程,隨著紀錄增多,我們的自我覺察力會越來越強。
& 我們人生中遇到的每個痛苦、每個創傷,就像生命一樣,有自己獨特的時間週期。所以,不要害怕創傷,也不必太介意自己會在一件事情上困住多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