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物族的不丟東西整理術
中華民國111年7月29日星期五天氣晴朗
作者:古堅純子
翻譯:邱香凝
⋯規劃收納櫃時,比起外表或容量,使用上的方便性更為重要。
⋯從前日本人嫁女兒時,娘家會為女兒準備新婚家具當嫁妝,這也是「斗櫃文化」在日本根深蒂固的原因。
⋯年紀愈大,愈該放下「收納愈多東西愈好」的價值觀,改為追求更簡單、更能快速拿出及歸位,方便使用的收納方式。
⋯絕對不要把家具擺在收納櫃前,這樣一來,物品便無法從被封印的收納櫃裡拿出或者歸位,只會在收納櫃前越堆越多。
⋯不用的東西收納起來,要用的東西刻意取出,放在隨時拿得到的地方。
⋯刻意拆下玻璃門,東西馬上就能拿出來,清理也很簡單。
⋯對高齡者而言比起整齊的外觀,方便安全的生活更為重要。
⋯簡單來說,就算看不到的地方東西散亂,只要看得到的地方井然有序就好。然後,至少打造一個令人看了雀躍期盼的空間。
⋯先從一個房間下手,清理出一個空間,讓屋主體驗「多出空間後竟然這麼清爽」的感動。
⋯「看到就開心的場所」是每天的幸福。
⋯整理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於「空間更甚物品」。當全白的空間誕生後,就能在裡面描繪夢想、希望與未來。
⋯房子長了腫瘤,指的就是堆積的雜物,會阻礙家中生命線與生活動線,也是東西壅塞的元凶。
⋯東西多卻又不想丟,這時候最快的方法,就是清出一個房間當置物間也是辦法。
⋯不將東西放進紙箱,以看得見的方式擺放方式擺放出來,妨止重複購買。
⋯首先,請先立下「桌上不能設為任何物品的固定位置」的規矩。
⋯保持固定數量的衣架,每多買一件新衣就要丟掉一件舊衣,定下這樣的規矩,家裡就不容易變亂。
⋯ 死守「什麼都不放的餐桌」。
⋯物品也好,垃圾也好,堆積得越多就越懶得整理。今後請提醒自己,要過無論物品或垃圾都不堆積的生活。
⋯ 不局限在廚房,想讓家中東西不散亂,秘訣便是1秒拿出需要的物品,用完後1秒就能放回去。如果採用垂直收納,就能1秒取出或歸位。
⋯家有托盤就是防止復亂的秘訣之一。使用托盤能一口氣把飯菜同時端上,吃完也能一次收進廚房,相當方便。
⋯整理不是把東西收起來就好,甚至應該是製造出新的空間;只要隨時確保足夠空間,想拿什麼就可以立刻拿得到,應該能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
⋯不要站在東西(收納)的出發點,而是站在使用者,也就是「人(空間)的出發點」來思考。
⋯抽屜的東西不要疊放,這樣東西才不會增加。把頻繁使用與不常用的物品分開收納,這樣取出和歸位時都會容易許多。
⋯整理老家從溝通開始,別自己一個人整理,一個人扛起所有的問題,對心理和身體都是極大的負擔。別在意父母的每個反應,大概回答一下就好。別擅自決定什麼東西不要。
⋯最好別逼父母決定「這東西要留?還是不留?」,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判斷力本來就會衰退,要高齡長輩馬上做出「要留?」「不留?」的決定,那場面簡直就是地獄,
⋯之所以討厭整理,是因為我們總是忘了去看夢想與希望,眼中只有「物品」,如果有取代那東西的夢想,就會甘願丟掉。
⋯ 重要的不是減少餐具櫃或衣櫥裡的東西,而是將眼前看得到的空間整理得自在舒適;如此一來,就會湧現想在這裡空間做什麼的「夢想與希望」,進而擁有幸福的生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