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蜂炮前的民俗表演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三月一日 星期四

    不知道蜂炮的前一天,還有這種的民俗表演,看他 們的表演,就可知道,現在的國中小學生都在學校學甚麼,尤其是小 學生。大概是少子化的關係,為了生存,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每個學校都投入民俗技藝的學習,美其名,要薪火相傳,只是要練習到可以上得了檯面的話,是要花多少的心力和時間。



   就 Bill跟我說的,他下課都要留下來練扯鈴,如果要比賽或表演,連例假日,寒暑假都不能休息。以 前 帶幼稚園的噩夢又浮上 來,為了慶祝節日,總要兩個月前,就要開始練習表演。越靠近節日,越要 排演,最後就是停課,每天就是練習,再練習。這樣的練習,有甚麼意義呢?大概是要滿足大人的虛榮心?



   聽主持人說,這些表演的學校已經在他們的領域耕耘多年,所以平日除了比賽還到處受邀表演,還遠到國外去。這樣東征西討,學生還要上課嗎? 聽起 來就快要成為專業藝人。



   因為要辦理事情,所以只看幾 個,有一個學校叫做坔頭港小學http://hnes.dcs.tn.edu.tw/x/,他們表演太鼓,原來這個"坔"念作 "地",台語 念作"爛",這個學校曾經進去看過,還不錯。為什麼現在都很流行打太鼓呢?查一下: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610000011KK01723






這個由鹽水國中,歡雅國小,岸內國小一起表演。不分男女都可來舞獅。




太子國中的電音三太子聽說是台南市第一所發起的學校。曾經看過姪子穿著這種服裝一邊溜滑板,受邀創意表演,比起這個,難度更高。



新進國小的啦啦隊,聽介紹已成軍超過十幾年,還時常比賽得名。國 小就 有啦啦隊,真的時代不一樣了。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