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醫生與難民的一隅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星期一

德國醫生與難民的一隅

    這兩天因為氣溫下降,水氣足,到處下雪,聽著新聞報導說,大家搶著上山追逐下雪的情景。這無可厚非,因為台灣很少下雪。不過對照Simone對難民的付出,真讓我動容,ㄧ樣發生在冰天雪地的天氣裡。


    Simone是一位德國的小兒科醫生。她告訴我,有將近一百萬的難民逃到德國。既然要安撫難民,當然要提共給他們基本的需要,吃,住,還有在這寒冬裡的衣物避寒,醫療也是不可缺少的。要餵飽和滿足這些難民的基本的需要,勢必是一項龐大的支出。


    雖然有很多的義工投入,還是非常的忙碌,尤其是因為言語不通,非常需要翻譯人員的幫忙,才能知道他們需要。因為沒有充分住的地方,很多難民必須大人小孩通通擠在一起。Simone 擔心這樣勢必影響小孩病情的醫治,容易感染不容易復原。


    她提到這些難民可能缺少安全感,所以ㄧ感到不舒服,如發燒,就趕快叫救護車,送他們到醫院, 治療之後,醫院還必須叫計程車載他們回去。


    經過種種的評估後,有的難民可以分配到房子,讓他們自己居住,融入德國的社會,但是有些社區,卻不歡迎這些移民。進而引發衝突,這也是一項令人傷腦筋的問題。



    另一項讓人頭大的是,這些難民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他們有不同的信仰,目前還沒有擰定方案,安排他們的休閒活動,所以有的開始酗酒或者打架,或者無所事事地混過一天。


    有時候,Simone 會煮些好吃的東西,和他們一起分享,只是不知道他們是否吃的習慣。經過一些時日的相處,Simone也覺得其實他們是蠻好相處的,是阿,沒有相處過,沒有互相了解過,不要隨便斷定別人不好相處。



    要對弱勢者,伸出援手,不求回報,又要安排他們往後的出路,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怪Simone 一直說 "difficult"除了要財力,物力,更要人力的付出。悲天憫人是我們的天性,如果我們無法作太大的善事,也期許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小小的好事。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