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名人說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八月二十三日 星期日
筆記名人說
這兩天很幸運轉到兩個平常不會去的頻道,看到很棒的節目,一個是第七台的人間衛視的藝術人生,請電視演員張鐵林來演講。另一個是十三台公共電視藝文大道,訪問畫家吳炫三。
張鐵林除了在電視時常演皇帝外,現在也擔任廣州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因為是學藝術的,他有提到,在拍戲空檔,他喜歡用畫圖的方式,把周遭的環境記錄下來,他畫了很多當時在香港拍片時附近的景物,但這些現在都不存在了,所以他的畫就變成歷史的一部分。他也提到他早期用毛筆寫日記,感覺挺新鮮的。這方面,吳炫三也提到,他時常攜帶筆記,把上帝給的悄悄話(靈感)寫下來,否則記憶會慢慢地流失。
有人問張鐵林,皇上當久了,會不會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抽離。 他談到有次拍片到了中午,導演一聲停,放飯,大家搶著去拿飯菜吃,工作人員趕快過來幫他把戲服脫掉,他的經紀人也拿飯來給他吃,並且告訴他,沒有搶到菜,要他湊合地吃,一大堆人擠到他的龍椅上吃飯,前一秒,他還是一個威武,大家都要服從,不可侵犯的皇帝,這一秒,他跟大家都一個樣。
吳炫三以往因西畫而聞名,這次卻展現他的水墨畫,大概是因緣到,讓他有這樣的嘗試,因為有人送給他超大隻的毛筆,又有德國的工業墨汁,使他能輕易地創作,不用像以前的人還要磨墨。他說到他畫黃山的氣質,不是畫他的小山澗或樹林,跳脫一 般人的畫法,只看到外貌。
他也提到,他不喜歡人家稱呼他大師, 他認為被稱作大師的人,應該是已經做古,而作品被後代人肯定的人,如張大千。他覺得要當一個畫家,要能夠欣賞同行,不要去批評,這樣才能看到對方的優點。
作畫要有童心,吳炫三舉了一個例子,他的學生,幼稚園的時候,可以畫出媽媽,讀到建中時, 卻畫不出來,這是因為失去童心,太在呼別人的觀感所致。所謂的童心就是真誠的心,才能感動別人。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培養我們的童心。
他說人要充分利用時間,增加生活的密度濃度,國家不用大,只要能量強。 懂得品味生活,就是藝術家,否則充其量只是一個畫家,或許這就是我們在人生中要追求的真善美。他不希望死後被引領回台,他覺得人是屬於大自然,所以就應該就地回歸大自然,有道理。
筆記名人說
這兩天很幸運轉到兩個平常不會去的頻道,看到很棒的節目,一個是第七台的人間衛視的藝術人生,請電視演員張鐵林來演講。另一個是十三台公共電視藝文大道,訪問畫家吳炫三。
張鐵林除了在電視時常演皇帝外,現在也擔任廣州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因為是學藝術的,他有提到,在拍戲空檔,他喜歡用畫圖的方式,把周遭的環境記錄下來,他畫了很多當時在香港拍片時附近的景物,但這些現在都不存在了,所以他的畫就變成歷史的一部分。他也提到他早期用毛筆寫日記,感覺挺新鮮的。這方面,吳炫三也提到,他時常攜帶筆記,把上帝給的悄悄話(靈感)寫下來,否則記憶會慢慢地流失。
有人問張鐵林,皇上當久了,會不會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抽離。 他談到有次拍片到了中午,導演一聲停,放飯,大家搶著去拿飯菜吃,工作人員趕快過來幫他把戲服脫掉,他的經紀人也拿飯來給他吃,並且告訴他,沒有搶到菜,要他湊合地吃,一大堆人擠到他的龍椅上吃飯,前一秒,他還是一個威武,大家都要服從,不可侵犯的皇帝,這一秒,他跟大家都一個樣。
吳炫三以往因西畫而聞名,這次卻展現他的水墨畫,大概是因緣到,讓他有這樣的嘗試,因為有人送給他超大隻的毛筆,又有德國的工業墨汁,使他能輕易地創作,不用像以前的人還要磨墨。他說到他畫黃山的氣質,不是畫他的小山澗或樹林,跳脫一 般人的畫法,只看到外貌。
他也提到,他不喜歡人家稱呼他大師, 他認為被稱作大師的人,應該是已經做古,而作品被後代人肯定的人,如張大千。他覺得要當一個畫家,要能夠欣賞同行,不要去批評,這樣才能看到對方的優點。
作畫要有童心,吳炫三舉了一個例子,他的學生,幼稚園的時候,可以畫出媽媽,讀到建中時, 卻畫不出來,這是因為失去童心,太在呼別人的觀感所致。所謂的童心就是真誠的心,才能感動別人。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培養我們的童心。
他說人要充分利用時間,增加生活的密度濃度,國家不用大,只要能量強。 懂得品味生活,就是藝術家,否則充其量只是一個畫家,或許這就是我們在人生中要追求的真善美。他不希望死後被引領回台,他覺得人是屬於大自然,所以就應該就地回歸大自然,有道理。
留言
張貼留言